全台博士班學生人數近年下滑,外界認為與學界用人需求減少有關。為此教育部106年啟動「建構大學RSC孕育機制」,並於107起推動「大學產業創新研發計畫」,力推大學團隊衍生新創研發公司(RSC),今天公布徵選結果。從75校315件申請案中,選出26校46件計畫,通過率僅1成5,總補助經費約2.69億元,每案每年最高可享600萬元補助。
根據教育部審查結果,此次獲補助的46支團隊中,有38個來自國立大學,8個來自私立大學,其中以成大最多有6個團隊通過補助,清大有5個、台大4個,交大則為3個。部分私立學校也表現傑出,包括中原大學、輔仁大學、逢甲大學、實踐大學、台北醫學大學都入列;科大有虎尾科大、北科大、高雄科大、雲林科大及南臺科大等校入選。
教育部次長姚立德表示,現有的150多所大專校院中,教師人數約5萬人,但碩博士生超過20萬人,大學擁有如此龐大的研發陣容,在國家產業面臨轉型之際,應該要展現創新的能力。希望透過此方案鼓勵大學教師來帶領學生,他也列史丹佛大學理工博士生創辦知名企業google為成功案例,告訴博士生畢業後未必要進入學界,創業也能作為生涯選擇之一。(聯合新聞網)...more
公股行庫衝刺金融科技發展動作加快,根據智慧局網站統計,今年8月就有21項由銀行提出的金融科技專利過關,除了中國信託通過二筆專利申請外,其餘都是公股行庫專利通過,包括合作金庫、華南銀、兆豐銀、土銀、華南銀等。
華南銀8月通過的專利最多,橫跨特約商家推薦系統、金融智慧語音裝置、金融交易詐騙偵測防範系統等等。華南銀專利主要都是以創新、生物辨識、AI人工智慧等應用科技領域,作為專利運用方向。
合作金庫通過的專利則與防制洗錢控管、理財建議伺服器等有關,合作金庫指出,金融專利申請方向會著重在提升銀行現行已有以及未來即將上線的作業流程,鎖定大數據、區塊鏈可以著墨的金融科技研究。(經濟日報)...more
“不管企業發展是否需要,都要想盡辦法比專利、比論文,能否産業化並不重要”“項目評審走形式”……最近,有媒體在對一些高新技術企業調研時發現,在技術研發過程中,有的企業存在“弱專利、假需求”傾向,以弱專利偽裝技術進步,導致許多專利成果只能看不能用,更不能産業化。這種傾向值得警惕。
如今,技術研發投入已經成為衡量企業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即技術研發是否有效,投入産出是否匹配,衡量標準是否解決行業痛點、促進技術進步。但現實中,不少企業卻按捺不住“數字衝動”,走入了只重視技術成果數量,不重視質量的歧途。有的企業雖是專利産出大戶,但往往掌握著缺少技術含量的弱專利,質量很低;有的企業則將一項技術發明放在10多個不同應用場景分開申報,1項專利搖身變成10多個專利;更有企業請“寫手”代寫及購買專利,最終專利淪為“形象工程”。
其實,無論是自主研發專利技術,還是請“寫手”代寫及購買專利,企業都要付出很大成本。按理説,企業投入的每一分錢,都要追求經濟回報。然而,“弱專利”不能産業化,很難産生經濟效益,將費盡艱辛申請下來的專利束之高閣,看似是一樁賠本的買賣——但一些企業依舊樂此不疲,這是由于存在支撐這種悖論的現實土壤。(新華網)...more
2018年8月6日日本特許廳(JPO)召開會議開始討論修正意匠(外觀設計)制度的方向和議題,並邀請國內外人士就下述議題在同年9月21日前,以日文或英文提供意見至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
一、圖形使用者介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設計保護
根據日本現行意匠法,GUIs須記錄或顯示於物品上才可取得保護,且設計的侵權認定限於製造、使用、轉讓、出租、輸出、輸入等行為。
(一)以下的GUI設計納入現行意匠法的保護標的,您的意見如何?
* 非記錄於物品上的GUIs(雲端平台上的GUIs、透過網路提供的GUIs等)
* 在非物品上顯示的GUIs(投射於牆壁或人體的GUIs、運用擴增實境(AR)或虛擬實境(VR)表示的GUIs等)
* 與物品的功能無關的GUIs(裝飾用、內容等)
(二)對於將GUIs上傳至雲端伺服器、或透過網路提供含有GUIs的軟體視為侵權行為,您的意見如何?如何處理這樣的侵權行為?新增意匠法(第2條第3項)的「實施」定義?或是另訂新的構成侵權行為類型(意匠法第38條)?(經濟部智財局)...more
(大紀元記者吳涔溪台灣台北報導)根據美國藥品研究及製造商協會2017年評比,台灣在21個生技新興國家中名列第三名,在基礎設施、臨床研究條件及智財保護幾個面向都獲得高評價,足見台灣生醫產業蓬勃發展。未來如何透過智財保護及商業規劃鏈結全球市場,成為熱門探討的話題。
由科技部、臺北醫學大學國際生醫產學聯盟主辦,《大紀元時報》、《環球生技月刊》媒體協辦「國際生醫智財及商業策略研討會」,9日邀請美國專利智財律師事務所Janik Vinnakota LLP合夥人徐祥寧律師、Rajkumar Vinnakota律師及展旺生物科技董事長顧曼芹,從美國角度建構專利布局,以及台灣生醫產業智財策略與商業規劃實務進行交流分享。
以美國為例 提早布局
徐祥寧律師強調,美國政府自1980年代起,開始重視IP智財戰略及整體規劃,包含著名的拜度法案(Bayh-Dole Act)等系列法令,協助美國大學將研究成果轉化為智慧財產,進一步提高企業授權使用。
美國各大學是研發技術產生的主要基地,大學和企業之間的研發合作與專利授權是很重要的議題,例如,紐約大學在關結炎藥物專利授權金逾10億美金,西北大學在抗癲癇藥方面的技術的專利授權金高達13億美金。(大紀元)...more
台灣專利申請
專利等說明書之翻譯及文獻翻譯
申請前•實體審查時進行調查
修正理由書之製作
領證費用繳納
年費繳納
其他審判事件(無效、訂正)
遠碩專利師事務所 | |
Lewis & Davis Patent Attorneys Office | 10478 台北市復興北路290號12樓 |
TEL:+886-2-2517-5955 FAX:+886-2-2517-8517 | E-mail: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