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基層公務員批評,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組長要求增加專利申請案的核駁比率。經濟部今天回應,並未要求達到固定的核駁比率,而是針對核准率極高到不合常理的審查人員,加強覆核其案件,確保核准專利品質。
媒體報導Dcard公職板有人匿名發表「基層公務員沉痛的心聲」一文,以智慧局專利某組長要求增加專利申請案的核駁比率為由,批評專利審查的核駁比率及案件審查量不合理。(經濟日報)...more
據中央銀行統計,台灣智財權使用支出的逆差在2011年達到最高峰為49.5億美元,後來逐年下降到10餘億,不過在2022年又攀升到30億以上。2011年該逆差可能是台灣智慧手機大量出口,台廠必須支付給外商高額的4G專利權利金;而2022年逆差的攀升,「凶手」會是5G嗎?這雖有待驗證,但先看看以下華為的故事。
華為曾在2020年引用德國業者IPlytics的資料,宣稱該公司在5G專利申請及取得總數已超越三星,總數達3,147件;接著,雖然美國將華為列為貿易黑名單,但該禁令無法限制華為透過智慧財產權,向使用華為專利的業者收取權利金。在2021年,華為開始積極與每一家實施5G標準必要專利(5G SEP)公司進行權利金談判,對象包括台灣的電信商、終端廠商和設備廠商。此舉也顯示華為深度經營專利布局,累積了充足的底氣,可以向5G生態系的各業者收取權利金。(工商時報)...more
台灣研發創新技術一流,尤其是「專利」,甚至還獲得國際大獎肯定,今年有11間機構,包括護國神山台積電,還有鴻海、聯發科等企業,獲頒「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獎」,其中,工研院是第8度獲獎,也成為亞太地區唯一得獎最多的研發機構。
從傳統紡織業到光電科技,產業要升級,技術就要研發創新,但更重要的是研發創新後的智慧財產權。這一點台灣發展沒話說,因為「專利影響力」8度獲頒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獎。(東森財經網)...more
為慶祝專利法公布80週年,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今天起舉辦時光迴廊特展,除展出舊有專利案卷,更展出非揮發性記憶體發明人施敏第一件台灣發明案,克服當時晶圓製作所造成的環保問題,並有利提升後續雷射二極體的製造良率。
經濟部智慧局今天舉辦大師專題演講,並同步慶祝世界智慧財產權日,智慧局長廖承威、前司法院大法官蔡明誠、最高行政法院庭長陳國成及工業技術研究院副總暨法務長王鵬瑜等人出席。(中央社)...more
根據由華裔女科學家、「AI 教母」李飛飛共同領導的史丹佛大學以人為本人工智慧研究所 (HAI) 近來發佈的《2024 年人工智慧指數報告》,美國在 AI 開發上領先全球,但中國在專利數量、機器人領域居全球之冠。
這份長達 501 頁的報告追蹤了 2023 年全球 AI 發展趨勢,官方稱其是 HAI 迄今發布的最全面報告,該研究所今年擴大研究範圍,更廣泛地涵蓋基本趨勢,如 AI 技術進步、民眾對 AI 看法及圍繞 AI 發展的地緣政治動態,今年的版本在內容、規模和範圍上都超過往年,反映 AI 在人類日常生活中日益增長的重要性。(鉅亨網)...more
台灣專利申請
專利等說明書之翻譯及文獻翻譯
申請前•實體審查時進行調查
修正理由書之製作
領證費用繳納
年費繳納
其他審判事件(無效、訂正)
遠碩專利師事務所 | |
Lewis & Davis Patent Attorneys Office | 10478 台北市復興北路290號12樓 |
TEL:+886-2-2517-5955 FAX:+886-2-2517-8517 | E-mail: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