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了更滿足不同類型使用者的需求,IPC聯盟成員國於2006年開始將分類表區分為核心版(Core Lever)及進階版(Advanced Lever)。
(b) 對於核心版及進階版採用不同的修訂方法,就是核心版以3年為修訂週期,而進階版則是隨時進行修訂。
(c) 當分類表完成修訂後,專利文獻將依據核心版及進階版的修訂重新分類。
(d) 在分類表之電子階層中引入更詳細解釋與說明分類表類目的附加資訊,例如:分類定義、化學結構式及圖解說等。
(e) 分類的一般原則和分類規則將會適時地討論與修訂。
該資料是INID code(Internationally agreed Number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Data的縮寫¬),INID代碼是兩位數字編號,一般都會加上方括弧或圓括弧,隨後緊跟著適當的資訊內容。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為了使各國揭露專利資訊時有一致的用法和外觀,便利不同語文間能互通資訊,因此設計INID codes來標示專利說明書之書目資訊項目,使用者即使不知悉專利資料之語文,也可以從INID code瞭解該代碼之後的資訊內容為何。例如:【54】後面的資訊為發明名稱。詳細資訊可參考WIPO網站。http://www.wipo.int/export/sites/www/standards/en/pdf/03-09-01.pdf。
國際專利分類是根據1971年簽訂的《國際專利分類斯特拉斯堡協定》編製的,是目前國際通用的專利文獻分類和檢索工具。
國際專利分類IPC(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於1975年10月7日起生效,由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管理。起初每5年更新一次,直到2000年時為第7版。但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技術的複雜化,5年一次的改版已無法因應需求,因此從2006年開始,IPC的更新改為核心版(core level)和進階版(advanced level)兩個部分。核心版每3年更新一次,版本編號只包含生效西元年份,例如IPC-2006,IPC-2009;進階版則每3個月即更新一次,主要是增加或修改較細的次目部分,以便能夠即時地反應最新科技技術發展,但需相容於核心版,版本編號包含生效的西元年月份,例如IPC-2008.01。不過從2011年起,核心版與進階版的的分版方式又被取消,目前IPC只有單一版本,且編號包含生效的西元年月份。
IPC按照五個等級分類,部(Section)、大類(Class)、次類(Subclass)、主目(Main Group)、次目(Group)。到本局網站首頁→專利→「國際專利分類」→「國際專利分類查詢」即可用檢索的方式查詢國際專利分類之分類資料。
其為公告本的分類:
發明A(首次出版)、B(第2次出版)。
新型U(首次出版)、Y (第2次出版)。
設計為S。
為防止使用者以機器人程式大量下載公報檔案,導致影響正常使用者權益,網址每過一段時間會有變更。
台灣專利申請
專利等說明書之翻譯及文獻翻譯
申請前•實體審查時進行調查
修正理由書之製作
領證費用繳納
年費繳納
其他審判事件(無效、訂正)
遠碩專利師事務所 | |
Lewis & Davis Patent Attorneys Office | 10478 台北市復興北路290號12樓 |
TEL:+886-2-2517-5955 FAX:+886-2-2517-8517 | E-mail: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 |